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特高压跨区输电是治霾有效手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2
核心提示: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说,建设特高压
       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说,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工程将减少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燃煤排放,有助于治理雾霾,还能从长远上保障东中部地区的能源安全。

他说,为改善东中部地区的环境状况,国家提出逐步降低东中部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严格限制新建燃煤电厂。一方面火电还要发展,不但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还要替代低能效、高排放的煤炭利用;另一方面在东中部已没有煤电建设的空间。

因此,国家能源局已提出,要重点建设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在煤电基地就地发电,通过特高压跨区电网,将“输煤变为输电”,使“电从远方来”。

“特高压跨区输电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尹正民说,通过特高压跨区送电,把煤电基地大规模建设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电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实现终端用能的“以电代煤”,将是特高压电网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

以湖北为例,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高达63.5%,电力消费仅占13.1%,大量燃煤消费严重污染了环境。据统计,全省PM2.5的50%-60%来自燃煤排放,20%左右来自机动车排放。将来如仅靠建设火电来满足2020年2000万千瓦的电力缺额,大气环境治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而特高压电网输电更加环保。据推算,特高压每输送1亿千瓦时电力,可使负荷中心减排PM2.5约7吨,PM10约17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450吨。”尹正民说。

据介绍,2009年建成的世界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湖北新增北方火电300万千瓦,每年可节约电煤700多万吨。5年来,工程累计输送电量415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湖北电网缺电局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