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断向好。许多电缆企业在参与电线电缆质量提升活动已经尝到甜头,质量诚信企业得到了保护,得到了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电线电缆质量提升中功不可没,但现今检测机构多如牛毛且检测手段和检测水平参差不齐,也为电缆行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从2011年质检总局发起电线电缆行业整治运动以来,2012年度国家联动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全国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平均水平从以前的60%左右提升到了88%以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表示,在3年来的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实践中,取得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电线电缆战役的新胜利。
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丁山华向电缆网记者表示,3年来,无论是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还是行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原先电线电缆市场竞争的“乱局”受到了遏制。唯利是图的企业受到惩罚,不少企业已被淘汰出局。
“全国以‘国家级’名义命名的电线电缆检验机构有十几家,还有多如牛毛的检测认证机构,它们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水平参差不齐。”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吴长顺介绍,我国40%质量不合格电缆产品都是人为的,部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电缆厂家已经产生“抗药性”。某些检测机构甚至对违规企业有意“放水”,不按标准要求检验,导致产品检验工作的混乱。
此外,电线电缆检测机构大量涌现,也是造成“吃、拿、卡、要”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庞大的检测队伍中,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理解的差异、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检测技术掌握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影响了产品检测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正确性和合理性以及监督检测的质量。
正如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所说,要正视和解决电线电缆质量问题,努力破除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存在的机制束缚。打击假冒伪劣已是世界性话题。加强质量监管,从源头打假,坚持电线电缆质量提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