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福建南平“女子电缆班”26年无事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1米多深的电缆沟,每米30多公斤重的铜缆,5个妈妈、外婆级的女电工在福建省南平市电业局,有一个女子电缆班。5个女人坚守电缆工

1米多深的电缆沟,每米30多公斤重的铜缆,5个妈妈、外婆级的女电工……

在福建省南平市电业局,有一个“女子电缆班”。5个女人坚守电缆工这个脏、累、苦的岗位,默默奉献26年。二十多年来,“女子电缆班”担负着南平市区内所有电力电缆头制作、试验和电缆抢修的任务,完成了500多次急难险重抢修任务,累计铺设电缆180多公里,制作电缆头和中间接头3000多个,保持26年施工无事故纪录。

郑云英、赵秀玲、洪燕、吴美剑、洪玉美,5名女电工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41岁,工龄最长的已经30年。

每天上岗,她们都要钻进又闷又臭的电缆沟,剥铜缆、包线头,渴了就着水壶喝一口,饿了忍到活干完,往往一忙就是大半天。

49岁的大姐郑云英,皮肤白净,笑起来眉毛一弯,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外婆级”的女电工。她告诉记者,电缆沟又窄又小,空气又不流通,里面充斥着排污管道的各种气味。

“特别是大夏天,沟里的温度至少比地面高5摄氏度,蹲在里面作业两小时,全身被汗水浸透,臭得自己都不敢闻。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回家洗澡!”郑云英说。

由于工作时不能戴手套,长年累月,电缆班的女工们手上都布满了老茧和裂口。虽然她们的手不漂亮,但个个都是操作能手,电焊、电缆,样样精通。

班长洪燕告诉记者,“通常制作一个电缆头需要2-3个小时,也许是女同志心灵手巧,我们这个班组的工作效率,比普通男职工还要高出30%。”

凭借着过硬的业务水平,“女子电缆班”已成为一支战斗力强、敢打硬战的“女铁军”。

2010年6月,闽北发生特大暴雨洪灾,南平地区电力设施大面积损坏。“女子电缆班”顶着暴雨泥石流的危险,跋山涉水四处抢险,及时完成多个电缆抢修任务。

今年2月3日,农历小年。正当家家户户团圆之际,吴美剑和洪燕却忙着在工地上铺设电缆。此时,吴美剑的儿子因肠化脓刚动完手术,还躺在医院病房里。从早晨忙到下午,完工后的吴美剑匆匆赶到医院,看到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儿子时,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在电缆班工作26年,风里来雨里去,没有尽到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郑云英说,“再干一年就退休了,闲下来后要好好帮女儿照顾孩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