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华锐风电不做主业做理财 尉文渊能否力挽狂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核心提示:创始人离职,曾经的能源新贵华锐风电,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3月11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601558.SH)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

创始人离职,曾经的“能源新贵”华锐风电,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3月11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601558.SH)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韩俊良因“个人原因”辞职,董事长一职由公司大股东、资本界大佬尉文渊接任。

“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昔日风电大佬黯然离场,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是一种必然。从“速成冠军”到“没落新贵”,从2010年净赚28亿元到2012年亏损超过4亿元,韩俊良的冒险和激进,被指将为华锐如今的亏损及系列后续问题埋单。而去“韩”来“尉”,创始人离职创投接棒,已陷入亏损泥塘的华锐风电,未来将走向何方?

华锐换帅:去“韩”谋新解困

公司近期已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调整、优化部门组织结构,对外拓展新的盈利渠道。

伴随着高层换帅,华锐风电已开始迈向“后韩俊良时代”。

笔者近日从华锐风电获悉,该公司近期已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调整、优化部门组织结构,对外拓展新的盈利渠道。

一位华锐风电高管表示,公司从2006年初创和发展期间,采用管理权和所有权结合的治理模式,能够适应新兴且快速变化的风电市场,也使得公司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率,然而2011年风电行业步入拐点,被业界称为“激进派”“冒险家”的华锐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依旧延续初期发展经营模式,选择扩大员工规模和基地建设,在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上大手笔投入。

“在严苛的市场和收紧的政策下,过去的那种过度依靠产品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华锐背负高存货和高应付账款的风险。”据了解,2012年前三季度华锐风电首次出现亏损,营业收入仅为36.34亿元,亏损2.55亿元,业绩同比下滑了128%。截至201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金额达85亿元。

“随着市场的改变,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领导层管理风格,而管理模式由高度集权向扁平化、高效化调整,提高各级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将最大化减少各系统间业务交叉现象,提高公司运行效率和活力。”上述高管称。

财务丑闻:加速高层换血?

自曝家丑之后,高管突然离职,难免有金蝉脱壳、躲避证监会的调查之嫌。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对于韩俊良的突然离职,有人认为是业绩大变脸、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会多方博弈后的被迫离场,也有说法指是为先前爆发的财物丑闻躲避证监会的调查。

3月6日晚间,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经自查发现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失误,部分项目设备未到项目现场完成吊装致使2011年度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结转存在差异。而“会计失误”也为2011年公司净利润多算了1.68亿元,而将这部分净利润减去后,2011财年华锐风电最终净利润下滑78.3%。

而对于“会计失误”的说辞,一位来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设备供应类企业在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时,并不是以收入到账为准,而是要客户提供关于该设备的验收单后方可确认,而这个确认单通常是要在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妥当之后,采购方才会提供。

“目前由于‘会计失误’导致其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差异达到9%,不排除有可能当期计入时使用了一些虚假合同、假签验收单等不当的手段。”在上述会计师看来,按照以往的案例,一旦证明一家公司存在以财务造假的方式修饰财报,造成了投资者的损失,股东可以对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公司高管提起诉讼。

自曝家丑之后,高管突然离职,难免有金蝉脱壳、躲避证监会的调查之嫌。而对于这一说法,华锐风电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只是称“将对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会计失误进行更正并进行进一步的追溯调整, 待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完毕并出具有关审计意见及履行相关公司内部审核程序后,公司将按照规定另行详细公告”。

据了解,4月2日华锐风电将公布2012年财报。而此前披露的201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2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净利润为-4.9亿元左右。因此,在上述会计师看来,在这个背景下公布上年度有1.6亿元的净利润被提前确认,若被合并入2012年财年,显然2012财年的亏损情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猛人”接棒:引发业界猜想

未来公司将以单独或联合投资、设备入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风电项目,承担着打通产业链、拉动产品销售、获得风场转让收益的任务。

据华锐风电方面介绍,未来公司将以单独或联合投资、设备入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风电项目,承担着打通产业链、拉动产品销售、获得风场转让收益的任务。同时还将着力开拓新的赢利点,关注和拓展市场总量将在千亿元以上的风电运维市场。

“华锐风电选择进入运维市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为华锐风电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上述华锐风电高管如是说。

在业绩变脸、虚增净利润等诸多风波之后,暂缓扩张步伐,着力全产业链渗透之举能否带领华锐风电熬过寒冬?

“目前虽不是涉足风电场的最佳时点,但对华锐风电而言确是难得的机遇。”在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看来,华锐风电经营状况不甚理想,结构调整、产能优化的力度明显不足,虽高层换帅、降薪限产措施已经出台,但所取得效果令人不敢恭维。因此,果断涉足下游风电场投资是华锐风电开拓市场、降低风险、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无奈之举。

早在2006年,金风科技就成立了风电场投资开发公司,而目前国内一线的风电整机厂商都已悄然成立类似的投资公司。

“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投资建设风电场,可以带动风机的销售、消化存货,带动企业的生产销售,而在风电场建设完成、正常运营后再溢价转让,赚取更多的利润。”不过,在一位风电场开发商看来,风电场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风电制造企业来说将是很大的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深谙资本运作的尉文渊,近期已经开始动作。日前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本着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公司拟使用最高不超过15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适时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

不做主业做理财,尉文渊全面接管华锐风电后重操旧业干起了老本行,被视为短期内缓解资金压力的投机之举。“没有好项目就只有做理财了。”在一位证券业投资顾问看来,2012年风电行业全面低迷,制造业业绩更是跌至谷底,企业依靠主营业务增加收益率并不可观,理财产品则能获得较为稳健的收益。

    在经历行业寒冬业绩下滑后,作为华锐风电上市的幕后主要推手之一、资本市场传奇人物尉文渊,全面执掌后能否力挽狂澜?外界称有待观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