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湖北能源风电效益差 肖宏江炮轰补贴政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到目前为止,公司风电业务的发展速度并不快。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宏江对本报表示,究其原因,风电开发业务仍未实现

“到目前为止,公司风电业务的发展速度并不快。”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宏江对本报表示,究其原因,风电开发业务仍未实现盈利,而这种投资预期,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事实上,面对这种尴尬的企业不止湖北能源一家,5月15日,一位受访的行业分析师也指出,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及制度的不完善,让大多数企业的风电业务表现都不佳,去年,行业排名靠前的巨头企业净利润更出现大幅亏损,部分企业还纷纷停产以应对行业颓势。

肖宏江也坦言,目前国家对于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的补贴的依据是各地的标杆电价,在标杆电价以下的部分,由国家进行补贴,“但每个省份的标杆电价价格不同,开发成本不同,如此形成了中东部地区电荒,而西部则供过于求,企业开发风电的实际热情都不算高。”

发力新能源

2004年,重组前的湖北能源的业务板块中已开始涉足风电。当年,其在湖北九宫山开设全国第一批内陆风电项目,即湖北九宫山风电厂,其首台机组于2007年投产发电。

2010年重组成功后,新的湖北能源集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壳上市等一系列资本化操作后,业务板块已呈现多元化。

自上市后,湖北能源除了继续完成了位于清江的水布垭水电站、鄂州的鄂州电厂二期等水火电项目外,还开始涉足新能源,包括参股湖北咸宁核电站、搭建煤炭和天然气保障网络外,开发花山新城光伏发电一期等项目。

这一布局已实施5年左右,但目前的回报似乎仍然不明显。

“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方面的业务并未成规模,”一接近湖北能源人士指出,目前只有风电规模相对较大,而九宫山风电厂和齐岳山风电厂一期均已投产,但业绩表现并不佳。

公司2012年年报也显示,期内风力发电量完成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对比公司的167.41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其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业绩表现与最初的设想很不同,”肖宏江坦言,这种局面下,公司部署风电的积极性不如以往高。

制度的遗憾

“目前国家针对新能源政策的补贴有点一刀切。”肖宏江则指出,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发展采取补贴,补贴的依据则是各省的标杆电价,“比如说,湖北的标杆电价是0.62元左右,若是低于这个价格的部分,就对企业予以补贴,以弥补企业的损失。”

以湖北能源为例,三个电厂三个成本价,电价分别从0.6元到1元左右不等,上述接近公司人士也指出,按照这种价格,有的电厂可以收回成本,有的则不行。国家对此虽然能有补贴以弥补企业亏损,但亏损部分的补贴金额则需要每年申请,“但作为政府行为,这一申请的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补贴金额也根据销量价格等时常有变化,这种政策并不稳定。作为一个现代化运作的企业,这并不符合企业的投资要求”。

其实对比以往,如今的风电开发成本已在降低。但上述人士指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在这种局面下,企业的投资稳定性受到影响较大,因此,积极性都不算高。

“三北地区具有先天性的资源优势,风电资源丰富且相对稳定,若是同样的发电机组,在西部地区的发电时长多于中东部地区机组,其发电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上述人士还表示,但在区域内,三北地区对电量的消纳能力则不佳,常有富余。

    但若把这部分电量上网输送到中东部地区,电耗的成本加上后,对终端用户来说,消纳的性价比也不高,自然也不采用,肖宏江也补充,这种局面下,无论哪家风电开发企业,其开发的积极性目前来看都比较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