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能源成为盐城“新名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9
核心提示:15日获悉,近年来盐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占全省70%的风电、50%的光伏资源优势,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2014年全市新能源
15日获悉,近年来盐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占全省70%的风电、50%的光伏资源优势,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2014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0%,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9万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盐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好空气”成为盐城一张新名片。

截至2014年12月,包括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盐城市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达37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总量13.9%、全省新能源发电量60%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6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近40%。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盐城市海上风电开发规模达181.25万千瓦,占江苏开发总量的52%,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

盐城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风光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显示,盐城市海上风电开发规模达181.25万千瓦,占江苏省开发总量的52%,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近年来,该市充分利用占全省70%的风电、50%的光伏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积极探索风光渔、风电车、风电水等综合利用模式,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清洁能源当地消化率100%。

在众多有风、有海、有滩涂的地方中,盐城绿色能源高地为何能异军突起?市委书记朱克江认为“主要两条”:首先是底子好。盐城拥有582公里、占全省56%的海岸线,利用好占全省70%风电、50%光伏资源的优势,是盐城抢抓沿海开发机遇的必然选择。其次是绿色发展的规划早、思路准、动作快。从开始就把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优化升级,作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基调、主目标。

新能源推着新产业跑,绿色发展倒逼全市产业结构变轻、变高、变强。同时,新能源产业也飞速成为盐城新的增长极。到去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06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近40%;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37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总量13.9%、全省新能源发电量60%以上。新能源企业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30%,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9万吨。所以,到盐城深呼吸,成为盐城开放发展又一张名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