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从表面上看进入财富“500强”企业的外表十分光鲜,居然有47家公司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占比接近10%,较去年的21家上升了一倍多。
据了解,从2010年起,《财富》首先将中国企业100强扩大到500强。三年来,中国500强总营收从13.7万亿元扩大到26.18万亿元,入围门槛则由35.1亿元扩大到72.5亿元。与三年前相比,增幅均达到100%左右,这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应该得到肯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论亏损还是盈利,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作为进入中国500强榜单的企业,也出现亏损且有的企业亏损额还十分巨大。其中,中国远洋亏损最严重达95.59亿元,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中国铝业、中冶科工也分别达到82.34和69.52亿元。
所谓“强”,不仅要强在规模和数量上,更要强在质量与效益上,强在与其他企业竞争时有足够的竞争力和优势。看来,所谓的“财富500强”只是“盘子大”而非真正的“强大”,很多企业的“盘子大”只是建立在债台高筑基础之上的“浮云”。
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亏损、面对危机、面对已经失去的竞争力。企业经营者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亏损,为什么盈利的基础那么脆弱,在盈利时能否看到亏损的危险。一个没有危机感的企业,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呢?又怎么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呢?
500强排行榜,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企业的一种鞭策,通过这样的排行,让企业更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更好地进行赶超,更好地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