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不抵债、挣扎于退市边缘的*ST国药终于迎来“一剂良药”。
在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多个交易日后,7月30日晚间,*ST国药(600421)抛出一份定向增发预案,拟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仰帆投资定向增发不超过1亿股,募资5亿元。
*ST国药方面表示,一旦定增完成,公司所有者权益将由发行前的约-3362万元增加至约4.7亿元,每股净资产将由-0.17元变为1.59元,资产负债率将由184.75%大幅下降至13.48%,改变资不抵债状况的同时也为公司培育、发展新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而早在2011年仰帆投资控股子公司上海熊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启动上市计划,也曾位列IPO热门企业,但却在今年4月撤回了IPO申请,因此外界普遍认为,*ST国药此次定增使得熊猫线缆借助*ST国药实现借壳上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1世纪网在7月31日就借壳上市传闻联系到*ST国药证券部,但其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董秘闻彩兵正在出差,其本人不便进行回答,但可以代为转达。截至发稿,21世纪网仍未能与闻彩兵取得联系。
不过,早在2013年3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仰帆投资方面的代表朱忠良曾对中小股东明确透露,大股东将在年内对上市公司实施重组,而现在到年底仅剩4个月的时间。
仰帆投资走出“幕后”
仰帆投资于2009年4月通过收购*ST国药第一大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以28.12%的持股比例间接控股了*ST国药。
经过2012年的大规模减持,目前新一代科技仍持有16.59%的*ST国药。若定增计划顺利完成,仰帆投资将直接持有33.83%的*ST国药,算上新一代科技在稀释后持有的10.98%股份,合计持股将达到44.81%,持股比例与原先相比大幅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仰帆投资位于上海,涉足房产、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根据仰帆投资官网提供的信息,其在2012年度位列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75位。此外,仰帆投资还控股上海知名电线电缆企业熊猫线缆,后者2010年的销售额达到5.83亿元。
仰帆投资实际控制人钱汉新、滕国祥此前因为作风低调,有着“隐形富豪”之称,因在2009年起连续介入资本市场多个公司投资重组事宜,开始为外界所知。
之前钱汉新、腾国祥曾试图将旗下房地产业务注入*ST国药,实现借壳上市,但最终因为证监会严格限制房企借壳上市只得作罢。此外,仰帆投资旗下熊猫线缆此前也在积极争取上市,为IPO热门企业,但2013年4月2日起已处于终止审查状态。
在旗下企业上市进展不顺的情况下,钱汉新、腾国祥大手笔注资*ST国药,或意欲重组*ST国药进而实现借壳上市?熊猫线缆 “曲线”上市?
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熊猫线缆在今年4月终止上市审核,*ST国药在这个时间点抛出定增预案,其动机确实值得怀疑。”
在这位人士看来,熊猫线缆上市无望,仰帆投资可能寄望于*ST国药实现“曲线”上市。
21世纪网注意到,仰帆投资此次大笔注资*ST国药,与其去年大量减持套现的动作形成强烈反差。公开资料显示,仰帆投资控制的新一代科技公司在2012年8月31日至11月20日期间,曾连续发布减持股份公告,累计减持持有的*ST国药股份(行情,问诊)1900多万股,持股比例由27.12%直降至17.10%。
在短时间内大幅减持的动作,一度引起市场对仰帆投资意欲淡出的猜测。对于减持背后的真正动机,仰帆投资方面至今未作出正面回应。
如今,1年时间不到,仰帆投资方面又试图通过直接注资,将在*ST国药的持股比例由16.59%拉升至44.81%。这与去年的减持态度相比可谓“180度”转弯。
熊猫线缆拥有60多年的历史,近年经过多次改制后,仰帆投资获得5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熊猫线缆被认为是仰帆投资旗下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资产。仰帆投资方面也一直试图通过熊猫线缆进入A股市场。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3月,熊猫线缆就已经通过上市环评,2011年底正式进入IPO申请程序。
不过,2012年电缆行业受到宏观形势影响持续下行,加上IPO核查越来越严格,熊猫线缆上市之路越走越难。
熊猫线缆公司一位行政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网,公司此前曾有专人负责上市事宜,但目前这位负责人已经离开,上市事宜也已搁置。
而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上市申请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今年2月7日,熊猫线缆仍为“落实反馈意见中”,但到了4月2日,其状态已经变更为“终止审查”。
不过据媒体7月31日报道,*ST国药董秘闻彩兵对借壳上市的传闻予以了否认,他表示定增募资除了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也可能会收购合适的资产,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选择。
闻彩兵表示,熊猫线缆已撤回IPO申请,而仰帆投资旗下其他资产也并不适合注入*ST国药。
不过,闻彩兵的前述回应,显然未能平息外界对仰帆投资将对*ST国药进行重大重组乃至借壳上市的猜测。
实际上,据此前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3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仰帆投资方面的代表朱忠良曾对中小股东明确透露,大股东将在年内对上市公司实施重组。朱忠良并称“大股东对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推进重组很有信心”。
而*ST国药方面在介绍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背景及目的时也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前曾努力推进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和业务转型,由于政策原因,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未能顺利推进,公司未能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