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电公司超前谋划迎峰度夏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电网设备“零缺陷”;建立30余人24小时待命的“专业抢修队伍”,将抢修梯队增容到400人左右;从客户报修到抢修队伍出发不超过10分钟;精准安排用户避让短时用电高峰,推广非工企业空调错峰方式。
在工程方面,去年迎峰度夏后,供电部门积极向上申报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改工程。
110千伏立基变扩建、古南变新建等输变电工程相继投运,新增主变容量16.3万千伏安,新增输电线路19.8公里。年内计划投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8项,新增主变容量134万千伏安,全面提升主网运行水平。此外,135个配网迎峰度夏工程以及231项农网工程也已全部完工,彻底解决了部分地区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确保电力通道“最后一公里”安全可靠运行。
供电部门还不断加强设备运行维护,认真开展设备检修、缺陷处理、老旧小区低压设备隐患排查,完成87项35千伏及以上主变、开关预试检修以及12个变电所的电容器改造、主变风冷系统改造、地网改造等工作,实现电网设备“全接线、全保护”。健全更新、专题分析红外测温图库和设备数据台账,排查发现、闭环整改各类缺陷344处,确保电网设备状态最优,“零缺陷”进入迎峰度夏。
延伸阅读
供电抢修“神器”相助GPS盯牢70余万只电表箱
“有了电表箱GPS定位,再陌生的住户我们也能够轻松到达。”近日,市供电公司巴城供电所抢修员邹菊明告诉记者。
“电表箱没有GPS定位以前,一旦遇到用电故障,抢修人员得到的是一个小区或者地点名称,如果是熟悉的地点还好,遇到陌生地点,抢修人员可能要多花一点时间在寻找准确路径上,抢修速度可能就要打折扣。”邹菊明说,有了电表箱GPS定位,对方只要报出用户号或用户名,抢修人员就可通过GPS导航迅速上门解决,少绕很多弯路,陌生地点抢修速度可提升60%以上。
据介绍,电表箱要实现GPS定位首先需要进行低压表箱与用户表计对应关系普查。在表箱定位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用智能终端机对表箱条码、电表条码等信息进行扫描,根据营销系统核对客户各类信息无误后,用智能终端机搜索并确定表箱经纬度坐标。当表箱定位工作全面完成后,客户发生用电故障需抢修时,只需报出用户号或用户名,抢修人员就可以通过GPS/GPRS智能手持终端的指引,及时到达故障现场,实现故障处理的快速响应。预计到今年9月底,全市70余万户低压用户的低压表箱将全部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