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料企业应该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企业,要专注主业,求新求精把企业做强做大!”8月下旬,上海凯波特种电缆料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明在接受电缆网专访时表示。
凯波从1994年创办到现在,近5年才开始快速发展,去年生产规模达6亿,行业内全国排名前三。凯波产品品种多,技术研发能力强,比同行掌握的更全面,被客户被行业普遍认可。凯波的客户多是在国内第一阵营的线缆企业,现已经慢慢开发国外市场,一年出口2000吨左右。凯波历经近2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良性循环的阶段。
研发能力电缆料行业最强
“电缆材料是电缆品质保证的基础材料,新的电缆产品的开发离不开电缆材料。”汪晓明表示。他自豪的说:“我们的研发能力是电缆料行业最强的!”
汪晓明介绍,凯波产品工程师有十几个,都是研究生、博士,自己也会参与新项目的研发,研发的仪器装备在全行投入最大、水平最先进,团队力量不容忽视。这几年,虽然宏观的经济形式不好,但是凯波一直在增长,尤其今年可谓是强势增长。
汪晓明表示,目前凯波生产能力可能有所滞后,但在今年的投资完成之后,生产规模会有跨越,将从6亿增长到8亿。目前凯波产品种类多,单个产品规模做得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在往后的发展中会大规模发展单类产品,把一二类产品做成全行业最大。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质量监督的加强,有些许瑕疵的产品就代表着不合格,凯波就会利用自己的研发优势解决问题。汪晓明自信满满的说,“我们的规模或许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的东西是最好的,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凯波要想在规模取得突破,就只有把技术变成企业的竞争力、优势和利润,这就是我们的经营策略。
中国电缆料行业有优势走向世界
汪晓明说,国内电缆料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开始超越国外。因为电缆用的塑料有其特殊性,在所有的塑料中只占比5%,国外公司对它的重视程度就没那么高。同时,随着公司的重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研发的断裂,技术已经开始停滞。而中国的电缆料企业,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的研发,从而能超越国外。如此一来,国外企业的产品在价格和性能都无优势,就会很快退出国外市场。国外企业做单一的产品且市场规模有相当的量,这才是他们的优势。如果总量不大,客户各有所需,他们就没办法做到,这就是国内企业能发挥之处。
国内电缆料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优势。汪晓明说,国内有资源优势,只要把技术研究深、研究透,提升质量,优势肯定会超越国外,他对电缆料行业充满信心。他说,新材料是国家鼓励重点支持的产业,将来不论从节能、创新来讲,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去挖掘。国外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缆料属于化工领域,多多少少会有粉尘、气体或者废水要处理,环保成本投入较大,中国就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中国的电缆料产品有相当的优势走向世界。
生产自动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粉尘等不能随便排放,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排污设备。汪晓明说,过去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显然走不通了,这样一些规模较小的厂就会开始被淘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而电缆料行业因为它的高温和气味,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决定了电缆料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以后年轻人可能不愿意干。这个行业现在生产岗位的工人大多是农民工,对企业忠诚度较低,流失率高,稳定性差,没有专业技能,责任心也不够。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的质量是和人相关的,怎么办?汪晓明说,唯一的办法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减少质量对人的依赖,环境较差的岗位由机器人替代。这样可能需要更大的投入,但是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品质也有了保证。这在电缆料行业可能不会发展的那么快,可能不会一步达成,但是这是发展的大趋势。
术业有专攻,汪晓明表示,“电缆料企业也应该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企业”。他说,凯波因为专注主业,专注研发,专注于客户的需求才会走到今天。汪晓明表示,“我们的目标是3年内做到10个亿,将会秉着求新求精的追求把凯波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