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华信需要开创第三条全球化道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6  来源:电缆网
核心提示:从规模上来看,此次华信收购阿朗并不是一起非常显眼的生意,关注度远不及岁末年初之际联想公司的两起跨国大采购(分别收购摩托
      从规模上来看,此次华信收购阿朗并不是一起非常显眼的生意,关注度远不及岁末年初之际联想公司的两起跨国大采购(分别收购摩托罗拉手机和IBM x86服务器);但它却走出了民族企业的另外一条国际化道路。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信息通信领域,我国民族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华为、联想和中国华信为代表的三条国际化道路。华为依靠的是艰苦奋斗自主研发,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厂商;联想依靠的是金元铺路业务整合,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PC和工业标准服务器三大领域确立了规模优势;而中国华信走的则是通过产业控股的方式,充分利用自身产业资源和资本资源,进行全球业务布局和整合。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中国资本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资源整合中来也是必然的;中国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丰富的产业链。华信常务副总马杰表示,我们非常幸运能够处在这个时代,只要能够充分利用手中的产业资源和资本资源,就能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打铁尚需自身硬,资源只是其中一方面,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战略和全球化的经营能力,才是决定全球化道路能否走得通的关键,这也就是平常所讲的“软实力”。此次华信并购阿朗在政府审批、欧洲工会谈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这再一次证明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对于各国当地文化、法律、商业规则的熟悉与了解,是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想让对方认可放行此次收购,就应当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游戏规则,讲共通的商业语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