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五部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从2014年至2016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新能源公务车的推广势必会引起社会上新一轮对新能源车的追捧,这将对线束行业及高压线束行业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传统内燃机汽车中的线束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均属于12V线束,处于12V电路系统中。传统内燃机汽车中有长达2000米的导线,2000多个线头,一些高端车型的导线甚至长达4000米。
而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中,除了12V电路系统以外,还有一个电压超过300V主要用于动力驱动系统的电路系统,该系统中需要采用高压线束来连接各个电路中的单元。可以说,高压线束是影响整车电气性能的关键性零配件,直接关系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因此高压线束在载通能力、机械强度、绝缘保护和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因此成本也大大增加。
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估计,传统汽车中平均需要65套线束,总价值在4800~5500元左右。以此为基础,2012年全球汽车销售量超过6000万辆,汽车线束的市场容量则约为4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0.8亿元)。在新能源汽车中,高压线束成本较普通汽车线束成本提高了30-50%,其总的线束成本比传统汽车将提高25%-40%。由此可以计算出我国每销售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新增20亿人民币高压线束的市场容量。
目前,全球汽车线束厂家高度垄断,主要的4家生产商占有超过75%的市场,在高压线束方面,日本和美国的高压线束也已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中国汽车线束生产商尤其是高压线束生产商想要加入分一杯羹,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打压。
幸运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整车价格一降再降,本地化生产和本土化采购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加上我国最近几年汽车工业出现的“井喷”式增长,这为国内汽车线束生产厂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此次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公务车,以及在全社会大规模推广、鼓励新能源车的使用,对我国的汽车线束生产商将产生强烈的刺激。新能源车对高压线束的需求,以及汽车零部件本土化采购的趋势,将促使我国汽车线束生产商将技术研发、改进的目光投向高压线束方面,及早做好技术和生产准备。
(本文汇率:1美元=6.2101人民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