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李嘉诚趁热打铁 借机分拆电力资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04  来源:华尔街日报
核心提示:李嘉诚旗下的电能实业有限公司(Power Assets Holdings, 简称:电能实业)在香港、欧洲和澳大利亚运营电力业务,该公司将分拆出至多

李嘉诚旗下的电能实业有限公司(Power Assets Holdings, 简称:电能实业)在香港、欧洲和澳大利亚运营电力业务,该公司将分拆出至多49%的香港业务,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上市。不过相关的股票定价和其他细节尚未公布。电能实业称,上市是为了增强财务实力,以便公司寻求海外资产。

时机就是一切。李嘉诚选择这样的时机或许是为了“趁热打铁”。

在利率处于低位的时候,公共事业类股一般会因稳定的利润和高派息而表现良好。不过若美联储推高利率,此类股票的估值可能遇冷,就好像5月份美国市场公共事业类股遭遇的情形一样。当时正值贝南克第一次暗示或将很快缩减购债规模。由于港元盯住美元的制度,香港直接受到美国利率变化的影响。

在贝南克发表5月末的讲话之前,电能实业基于预期每股收益的市盈率一度达到16.5。而FactSet的数据显示,目前该股基于预期的市盈率为14,但仍高于15年均值11.7。

此外,李嘉诚可能也想赶在监管规定挤压利润前把部分资产变现。尽管香港与西方一样属于成熟市场,但香港公共事业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仍在全球位居前列。不过里昂证券(亚洲)称,监管规则的变化可能导致2018年的回报率从目前的10%降至7%或更低。

李嘉诚素来喜欢将估值较高的业务变现,并将所获现金用于吸纳低估值的资产。

他在2007年退出了一项印度电讯业务,2011年将旗下一家香港码头信托上市,现在又在出售香港连锁超市业务。虽然渴望回报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这些业务的估值,但其增长前景很值得商榷。

    上述资产出售记录应该使香港公共事业公司的投资者感到紧张。而哪个行业应该感到鼓舞?答案是欧洲基础设施和电讯公司,因为在过去四年中,李嘉诚总计对这类公司投入了大约250亿美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