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省于今年4月出台了第四次能源规划,旨在调整现有能源结构、保障能源的供需安全。此外,还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审批过程,明确可再生能源的固定上网电价(FIT)等。
在FIT政策出台后,特别是光伏发电在日本国内的发展极为迅猛,近两年的增速成倍,到2013年2月底,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6%。随着未来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作为支撑技术,引入储能,将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迈出了打破电力行业垄断的第一步,颁布了电气修改法,提高配电部门的独立性,实现国内跨区域电力调配,把储能技术开发作为实现日本下一步电力系统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是储能技术的两大难题。为此,日本开展了许多实证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风电项目、车载电池、固定式储能电池、电池材料技术评价等,涉及的储能技术有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钒电池等,期望到2020年,电池系统成本能够降到7万日元/kW(约685美元/kW),2万日元/kWh(约196美元/kWh),使用寿命20年,效率在80%左右。
另外,燃料电池在东日本地震之后,迅速得到推崇,广泛应用在家用储能系统和燃料电池汽车中。截至2013年,家用燃料系统(ENE-FARM)已销售了62000多台,计划在2030年累计实现销售530万台,2016年价格降至70-80万日元(6854-7834美元)的目标。丰田、本田、日产公司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将有可能在今年年内开始陆续上市,其中,丰田公司研发的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可达500-700公里。此外,还将加大加氢站的建设,并与宝马、戴勒姆等海外汽车厂商密切沟通。
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入等领域的应用预示着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构建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电力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相信随着未来政策的出台,奖励机制的建立,行业标准的不断健全,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上中下游的不断完善,储能产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