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核电项目建设由“适时启动”转为“抓紧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1
核心提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这已经是今年以来,中央高层八次支持核电项目建设的表态,从政府高层的表态来看,核电的发展由年初的“适时启动”转化为而今的“抓紧启动”核电建设再次提速。

自2014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对核电做出明确表态以来。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中国政府已经对“适时重启沿海核电”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重申。特别是在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随后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再次重申将加快步伐核准一批核电项目。这意味,在中央多次表示“将适时重启沿海核电”之后,核电项目的核准工作将进入倒计时。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一方面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遍布中国各地的雾霾成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副产品。过去,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这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四大来源,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6.1亿吨,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65.7%,占发电量76%,是导致我国大气严重污染的重要因素。中国以后的发展显然不能够再依靠传统的能源供给,必须发展新的清洁能源。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要求加强核电和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建设步伐。发展核电,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对抗大气污染和经济下行压力的明智选择之一。

我国核电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仅为2%,甚至比不上风电、光伏发电所占比重,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法国核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70%以上,英国也有26%的比重,中国核电市场大有可为。正是看到这一点,国家最高层才把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一再要求尽早启动核电项目建设。

可以说,发展核电,是我们今天对抗大气污染的明智选择之一。 但是中国发展核电,绝对不仅仅能够对抗大气污染,还能够帮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核电市场的竞争,扩大出口,抓住时机发展核电技术。6月李克强总理访英期间,中英双方签署并发表了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据世界核能协会估计,到2030年,国际核电市场将新增160台机组,新增投资达1.5万亿美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核电市场的竞争不仅能够扩大出口,还能够抓住时机发展核电技术,中国想在全球核电技术发展的高山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核电在我国现有清洁能源生产技术中比较具有优势,虽然,在核电技术上我国与美、法、俄、日、韩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国与美国西屋公司合作,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开发,目前已经拥有被视为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CAP1400和华龙一号。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估算,今年我国将新增核电装机容量8GW,较上年增长四倍,到2020年投运装机容量将达到58GW,在建装机容量达30GW。按照《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和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8800万千瓦,核电直接投资将达6400亿元,这些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当然,中国的核电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目前中国核电装备企业的供货能力,可支撑每年建设6-8台核电机组建设。虽然在数量上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如主管道等核心设备的质量还不够稳定,废品率相对较高。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尽管中央多次表示“将适时重启沿海核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工作一再进入倒计时,但是现在真正启动的项目并不多,许多都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前就已经开始审批的项目。

同时,为了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很多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走出国门为世界核电发展提供装备的途径。2014年初,由中核、国核技及中广核等三家核电企业联合发起,核电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工程咨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14家单位参加的,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成立,联盟旨在以“统一思想、把握市场、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做好海外核电开发项目的沟通协调,加强日常经验反馈和信息共享,高质量、高水平做好海外核电项目建设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