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民资投资页岩气热情在慢慢冷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来源:证劵日报
核心提示:与两桶油开发页岩气的热情相比,民资的热情却在慢慢冷却。日前,国家能源局下调了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从600亿立方米-1000亿
      与两桶油开发页岩气的热情相比,民资的热情却在慢慢冷却。
      日前,国家能源局下调了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从600亿立方米-1000亿立方米下调至300亿立方米,规划目标产量下调一半。
      与此同时,距页岩气第二轮招标已经过去一年多,但拿到区块的两家民企至今还没有太多进展。第三轮页岩气招标的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但此次民企已没有当初的热情。
      有分析师称,民资目前对页岩气比较冷淡,主要是观望。因为页岩气开发不确定性太大,而且前期投资巨大。
      页岩气开发无进展
      今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开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竞赛,可谓你追我赶,但民企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
      2013年年初,国土部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宣布,开放民企投标资格,试图打破页岩气开发国企一家独大的局面。当时,民企对页岩气开发还充满热情,有30多家民企参与竞标。
      招标结果显示,共20个招标区块但国内四大石油公司无一中标,而其中有两家中标企业为民企,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瀛山西”)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坦通源”)分别拿下了贵州凤冈页岩气二区块和三区块。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民企页岩气开发进度却不乐观。
      泰坦通源的董事长王净波对外表示,历经一年多的勘探工作后,公司计划于今年5月份开钻第一口井,但直到目前,泰坦通源的第一口井仍然没有动静。
      此外,华电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对外合作投资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堃表示,第二轮中标企业基本完成了二维地震勘探和区块评价,少数企业第一口探井进行压裂试气,或进行钻探,没有压裂,多数企业正在部署探井,还有少数企业在观望。
      民企在页岩气开发中碰壁,最初的热情已经散去。页岩气开发,除了需要巨额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也很重要,但这些对于民企来说,都较匮乏。
      有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实际上,民企参与招标圈地的嫌疑更大,并没有做实质的投资。只是勘测了一下,并没有真正去打井。对于民资来说,希望等龙头企业搞好了以后,再复制对方的经验,这样比较划算。圈地是因为页岩气有前景,不动工是因为知道技术不成熟,打了井有可能连回声都听不到。
      页岩气遭民资冷眼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在召开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会议上下调了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即到2020年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分别达到300亿立方米。
      但需要注意的是,《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中提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600亿立方米-1000亿立方米,与“十二五”目标相比,此次规划目标产量下调一半。
      两桶油作为页岩气开发的领头羊,仍旧充满热情,但页岩气却正在遭遇民资前所未有的质疑,相比较而言,两桶油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与外资和民资合作,其进行页岩气开发持久战的能力更强。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向记者表示,民资目前对页岩气比较冷淡,主要是观望。因为页岩气开发不确定性太大,而且前期投资巨大,一个井下去有可能就上亿了。
      对于民资来说,页岩气的巨大投资有些不堪重负。
      “民资参与页岩气的风险很大。”有中石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页岩气开发投资太大,另一方面页岩气在短期内的回报率也较低。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王皓浩也向记者表示,我国的页岩气开工仅在四川盆地层比较成功,其它地区还没有绝对的成功案例,受制于此,资本进入这一行业就会比较谨慎。页岩气开发时间过长,最后还不一定能出气,一般民企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玩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