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伏8年来首面产能短缺 中国大型企业受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1
核心提示:18日,彭博新闻社消息称,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
18日,彭博新闻社消息称,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报道称,今年光伏电池板的安装量将上涨29%,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全球第一次出现光伏电池板短缺的问题。光伏业萎靡不振、企业不断倒闭破产的日子正在发生大逆转。

这一形势的改变使得中国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受益。而在短缺的情况下,制造商将优先向大型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场供货,而小型的屋顶太阳能系统市场将受到威胁。

据报道,今年全球太阳能面板需求有望增加29%左右。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或迎来2006年以来的第一个缺口。这将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光伏产业萎靡。

今年以来,中国针对光伏产业先后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其中,6月底能源局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上网电价“二选一”的方案和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分布式光伏应用的政策对今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地方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北京、合肥等地都对光伏发电具体的补贴等政策作出明示。

虽然欧美再度设限,但是总体来说,今年中国光伏企业或将现返春行情。

光伏业大逆转也在各家公司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晶科能源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17.6亿元增长27%;净利润为1.38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4830万元增长186%;同时其第二季度毛利率以及运营利润率也较去年同期上涨,其中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7%涨至22.6%,运营利润率则由去年同期的8.8%涨至10.3%。

而不仅仅晶科能源,近年来中概股中多数光伏相关企业也逐步扭亏为盈,其中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的英利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由亏损6.118亿元人民币缩窄至3.38亿元左右。而昱辉阳光也重归盈利轨道,毛利率达到14.7%,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太阳能分析师称,电池和组件过剩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目前太阳能行业已经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业内人士称,目前最明显的信号就是硅料价格的上升。组件供需情况也的确比前两年好多了。这直接说明整个产业链现在都恢复了产能供需平衡,需求信号能通过价格直接传达到产业链上游,以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价格信号其实是瘫痪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