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爱立信发布2013年中国城市消费者通信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体现出三大趋势:第一,移动宽带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消费者对数据业务的依赖正在形成;第三,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正成为用户新的要求。
目前互联网的接入不再局限于家中或者工作场所,半数以上的中国城市用户也在其他室内室外等场所接入互联网。同时互联网体验不再局限于一种设备,调查表明中国城市用户平均使用2.3个终端接入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拥有率在上升。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移动宽带家庭渗透率两年内从14%升至23%。
当然在不同场景与需求下,用户会使用不同的终端。手机的便利性促使用户更多地在外出时使用网络业务;电脑则用于使用大流量业务或者安全级别要求高的业务。
爱立信的报告表明,消费者对数据业务的依赖正在形成。调查显示,如果语音短信业务和数据业务只能用一种,18%的中国城市手机用户选择数据业务,而在智能手机用户群体中,这个比例已达29%。而在日常使用中,21%的消费者比以前更少使用语音业务、35%比以前更少使用短信业务。语音和短信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业务。
从业务类型上来看,浏览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业务,83%的用户每天都在用,超过收发短信(82%)与拨打语音电话(77%)这两项传统业务。而使用即时通讯(80%)与使用社交网络(68%)也位居前五。
同时,建立在数据业务之上的各种应用也正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满意度。从报告来看,在餐饮、购物、娱乐上,北京的智能手机用户对当日送达、菜品成分查询等新业务概念兴趣程度高于其他大城市的用户。而交通问题是困扰北京用户的最大问题,因此对私人导航和自动驾驶的新概念兴趣程度高。
虽然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正成为用户新的要求。但是调查表明,中国城市消费者对移动宽带业务仍然不满意。有69%的智能手机用户认为“移动数据对我来说仍然很贵”,同时在各种场景中,用户对数据业务的满意度要低于语音质量的满意度。值得运营商注意的是,对数据业务的体验影响用户对服务整体满意度,不满意的用户比满意的用户离网的可能性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