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孚日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投资的光伏项目未能实现收益,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拖累较大,公司拟将光伏项目相关设备全部出售,出售价格不低于5805万元。日前,孚日股份终于发布声明,称将握在手里的烫手山芋“光伏项目”脱手了。而此次交易预计将产生损失2.3亿元。
孚日股份的主业是纺织,号称“毛巾大王”,跨界搞光伏也是受纺织业大环境不景气的倒逼。4年前,该公司号称要将孚日光伏作为其家纺业之外的重要一极打造,谁知事与愿违,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刮去自己一身的肉。
2008年初孚日股份开始涉足光伏领域。在整个中国市场投资建设光伏产业最为疯狂的时候,该企业试图以光伏投资“拯救”家纺业。
2008年1月,孚日股份宣布投资成立孚日光伏,拟建设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基地,设计规模为年产60MW。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8亿元,两个月后增资至5.44亿元。
为了引进技术,孚日光伏还斥资1.12亿欧元向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Johan-naSolar采购了两条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2008年底,孚日股份进一步耗资600万欧元收购了山东孚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Johan-naSolar股权。2009年底,其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大部分生产所需的设备才刚刚通过验收。
孚日股份在光伏业的布局已基本成形。而自2011年度以来,孚日股份已连续3个会计年度对光伏领域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加之数额巨大的折旧,对公司业绩拖累严重。2013年,孚日股份开始进行光伏产业战略收缩,直至今年宣布退出光伏产业。
孚日股份拟出售的资产主要为其投资的30兆瓦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及附属设备。该资产账面原值8.07亿元,已计提折旧2.26亿元,资产减值准备2.06亿元,账面净值3.75亿元。评估值为5805万元,较账面净值减少84.51%。预计本次交易将产生损失2.3亿元,将减少2014年净利润约1.7亿元,计入公司2014年度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