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苹果到微信,移动支付是谁的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核心提示:移动支付显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阿里巴巴即将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数据显示,支付市场规模巨大,未
       移动支付显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阿里巴巴即将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数据显示,支付市场规模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并且,支付将成为未来所有商业模式的内核,重要性可想而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业务金额为9.22万亿元;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万亿元,而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作为前三强,市场占比超过90%。

根据日前央行公布《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50.38亿笔,金额45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5%和17.42%。其中,移动支付业务9.47亿笔,金额4.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倍和1.37倍。移动支付业务同比增长超一倍,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移动支付八仙过海,技术手段各异

媒体报道,微信钱包将开放微信刷卡支付,即消费者可在指定商铺出示条码付款。这个功能直接与“微信支付”相连接,用户可以选择使用钱包里的“零钱”或绑定的银行卡和信用卡进行支付。

上周,苹果发布新款iPhone6手机,同时宣布将通过NFC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移动支付,推出了“苹果支付”(ApplePay)。据称,苹果已与美国运通、维萨和万事达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欲借助NFC技术,将iPhone变为一种“虚拟钱包”,而合作方中也有中国银联的身影。

另外,据简单统计,目前包括三星、HTC、小米、OPPO、VIVO、魅族、金立、中兴、华为、TCL等在内的诸多安卓手机均开始采用或准备采用NFC技术。当然,中国的三家运营商也在大力推广NFC手机和移动支付。

在美国,AT&T、Verizon等几大移动运营商,合资成立了SoftCard公司,专门推广统一的移动支付产品。欧洲的几大移动运营商沃达丰、O2和EE,之前设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开发统一的手机钱包产品Weve,希望能够和银行业和零售业合作,共同推进手机支付。

不过,支付的领军企业还是支付宝,而且在场景与技术等方面发展很快。媒体报道,支付宝钱包与上海第一大出租车公司强生出租今日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强生出租旗下的一万多辆出租车已完成车载终端技术改造,将全线支持支付宝钱包付款。近日,支付宝联合华为宣布联手推出国内首个指纹支付的标准方案,这一方案将搭载在华为即将推出的Mate7手机上。国内首个指纹支付标准方案的出台预示着国内指纹支付行业的新起点,往后或将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具备指纹支付功能。

近场支付缺乏协作,各方独行难有作为

在支付手段上,NFC无疑是难度最大的,因为其必须集结全产业链的力量去推动,涉及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交通系统、芯片厂商、系统集成商、POS终端商、卡组织及行业监管机构等多方力量。只要有一方作梗,便无成功可能。

2010年,中国三大运营商、银联相继以NFC为契机计划启动移动支付业务。运营商提供SIM卡安全模块、推动终端产业链成熟,而银行系统则负责标准、POS机改造。不过,因为双方都希望能够借机掌控包含运营商、银行、商铺、用户在内的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进行了近3年的标准之争。最终,电信、移动妥协,放弃自己研发的标准,于2013年正式采用由央行牵头制定的标准,此后又陷入了TSM(信托服务管理)平台之争,各大银行、运营商纷纷自建TSM平台,然后相互之间仍需进行互通测试。因此,直到现在,NFC仍然只是在吆喝。

与此同时,即便是移动支付动手较早的谷歌,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钱包产品,无奈由于NFC手机种类少,再加上信用卡公司和移动运营商不支持,谷歌钱包也步履维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