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谷歌早于五年前已经开始经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年,诸如谷歌(Google)和脸谱(Facebook)等科技巨头都纷纷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投资地下电缆、签订暗光纤(dark fiber)长期出租协议、构建自身网络硬件等,旨在控制更多全球互联网骨干。
关乎企业未来命运
网络基础设施製造商Zayo集团总裁Dan Caruso认为,科技巨头投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举措,已经成为关乎企业未来命运的大事。
早在2008年,谷歌已经开始经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斥资3亿美元建设连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的光纤系统,并由此取代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Inc)和威瑞森通讯(Verizon Communication)在该领域的歷史地位。其后,谷歌更进一步将业务拓展至亚洲。今年6月,谷歌建成了一条长达6000英里,足以连接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六国的电缆。单在2013年第三季度,谷歌的资本支出增长至23亿美元,是分析师预测的两倍。大部分的支出都在新电脑设备、数据中心和土地。
电力成本同样是推动这些公司展开光纤投资的原因。相较以往在能源成本昂贵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做法,微软如今更倾向投资在能源成本较低的地区,再通过光纤线路将数据中心与用户相连。随云端计算(cloud-computing)业务的扩大,微软对宽频的需求也急剧上升。微软也因此开始建设自家的光纤网络,并签署了跨太平洋光纤的长期租赁协议。
亚马逊发言人Mary Camarata也表示,公司将通过光纤建设提升网络表现,并实现成本降低。在今年前九个月,亚马逊的资本支出同比增长44%,达到26亿美元,这一趋势在未来将还会持续。
去年,脸谱也与北欧通讯公司TeliaSonera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在欧洲大陆开展大容量网络。此外,脸谱还将其位于瑞典北部吕勒奥(Lulea)附近的数据中心与欧洲主要的互联网中心相连,从而节约数百万美元的能源成本。
多位科技巨头高管表示,互联网企业的上述举措目的在于削减成本,提升互联网服务质量,并确保有足够容量解决因在线视频、图片、游戏等服务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