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器换人”或将成就光伏装备业新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由于就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制造业的用工荒问题在近几年来日益突出。特别是长三角的浙江等地,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都
由于就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制造业的“用工荒”问题在近几年来日益突出。特别是长三角的浙江等地,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工人缺口,光伏制造业也未能例外。

近年来,困扰东部发达地区制造行业的用工荒问题,不仅已开始向西部地区蔓延,同样也冲击着光伏这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受用工荒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甚至由此发动了一场政府推动下的“机器换人”的大规模运动。

日前,在由浙江省经信委主办的“浙江省(杭州)光伏行业‘机器换人’现场交流会”上,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表示,作为浙江省重点产业推进工作,该省财政每年将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当地企业的“机器换人”工作。

因严重的“用工荒”引发的制造业自动化改造浪潮,却可能正在给中国的光伏装备行业带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机器换人”的现实需求,无疑给光伏装备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增长空间。据业内人士估算,仅以光伏组件自动串焊机为例,目前国内在产组件产能的自动化升级,即可为装备行业贡献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

而与此同时,“机器换人”还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工艺、管理的创新,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工业4.0”的必然方向。

“实际上,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对浙江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既是无奈,又是机遇。”在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看来,对于正在大力冲刺平价上网的光伏发电来说,这其实是一次难得的降低成本和提升产业质量水平的历史机遇。

她表示,光伏产业的“机器换人”工作,带来的是发展思路的大变革,通过制造业大数据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跟踪平台的构建,企业可以成为细分领域的专业制造商。“这成为了浙江光伏产业的发展新思维。”

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对现有光伏制造产能的升级换代,会带来大量的“机器换人”需求,这也正是光伏制造规模化生产中提升质量水平的必然方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