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制约核电发展最大因素是社会可接受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2
核心提示:将核电站视为原子弹一样危险性极高的事物,在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力看来,这就是当前国人对于核电最严重
核电站视为原子弹一样危险性极高的事物,在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力看来,这就是当前国人对于核电最严重的认识误区。

9月17日,在“2014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进行间隙,田力接受了电缆网工作人员的采访。

身为一位“核电人”,田力非常看好核电在中国的发展。尽管如此,田力仍坦言,核电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制约核电发展最大的因素既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公众接受度问题!在西方来讲就是‘社会可接受度’问题,特别是政府官员、业内高端精英人士的接受度。”

田力认为,国人没有必要对核电的发展心存疑虑,因为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必须对风险正确认识,然后再加强管理。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学生放学回家,也有可能失踪、失联,甚至是遇害,那总不能把学校关了吧?”

田力坚信,核电是相对安全的。为此,他作了解释:“正是因为很多人都在说核电存在不安全问题,因此,国家在核电管理上花的功夫非常大,典型的措施就包括开设了国家核安全局。而且,核电站从设计到制造到监管再到运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田力指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核电的风险其实比较低。

田力表示,国人对核电站的安全性并没有正确的认知,而将核电站看作原子弹则更没有道理。“核电站和原子弹在材料、机理、性质、设计思路等方面都不一样。”

田力担忧地说,国人对于核电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影响了中国核电的发展,造成了当前核电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的比例、发电量的比例,还不如风电。2012年时风电的装机容量就超过了核电,对电网的贡献量也已超过了核电。”面对发展了四十年的核电竟被仅发展十年的风电赶超的事实,田力指出,无论是核工业人还是管理核电的政府部门都应该深刻反思。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